有"宾(音)"这个姓吗?是哪个字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9 04:30:44

宾姓 宾[宾,读音作bīn(ㄅㄧㄣ)]
  一.姓氏渊源:
  单一渊源:源于子姓,出自殷商晚期武丁时期贞卜史官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
  从最近收集的近百年出土的甲骨文考古资料中,台湾宾泽欧发现殷商晚期武丁时期有一重要贞卜史官,名姓为“宾”。在出土的许多武丁时期的甲骨契刻卜辞上,都有他的贞卜纪录以及签名。据专家学者考证,“宾”为当时“宾氏族”的首领,入为商朝君主武丁服务,任重要贞卜人的职务,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史官,当时宾氏族有封地名“宾”,首领也曾封有爵位称“子宾”。如果这些资料得到进一步的考证,就可以将宾氏家族的历史,从东周春秋再往前推五百年,直到殷商武丁时期(约公元前1400~前1300年左右)。
  从四川宾劲松搜集的资料看,依据《左传》,《春秋》,《战国策》等史书的记载,在东周与春秋战国相互交错的年代,宾氏就有宾孟(又名宾起),宾滑在东周任大夫,而宾胥无、宾媚人在齐国做大夫。不过从这几位祖先在历史进程中进行政治活动的时期看,可以排出一个顺序:宾胥无→宾媚人→宾孟(起)→宾滑。据台湾泽欧族兄考证说:周桓王之后有宾氏。
  推断宾氏最早在历史上出现的时候,大约就东周春秋周桓王时期,约公元前719~前697年间,而最早出现确定人物名姓与事迹的,应就是宾胥无。
  二.郡望:
  大梁郡:大梁郡有两处:①始见于战国魏惠王三十一年的大梁郡,魏国自安邑迁都于大梁。秦始皇二十三年命王贲攻魏,引浚仪渠水灌大梁,城遂毁。汉朝时期置陈留郡浚仪县、祥符县,大梁故城在浚仪县西,祥符县西北。祥符县后改称开封县,旧浚仪县省入。隋、唐诸朝以后,又通称开封为汴梁、汴京或大梁,现为河南省开封市。②称广梁郡的大梁郡。大宝元年(公元550年),置大梁郡于今安徽广德县境内的石封县。承圣元年,一说绍泰元年(公元555年),割故鄣、广德县置广梁郡,取广德县、大梁郡各一字合成吉利语,治石封,领一个县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避炀帝讳写成“大梁郡”。陈永定二年(公元558年)八月丙寅,改为陈留郡。
  三.字辈排行:
  广西全州宾氏字辈:“松竹继学惟启应甲汝丙辛仲……以世朝廷时付宏国正民安永孝忠自(绵俊业怀恩)泽雍睦敦伦景福长毓秀森芳昭旺发名垂寰宇颂辉光”。
  四川中江重庆大足宾氏字辈:“一朝宏国正世代